一、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经济开发区五中沟以南、七中沟以北、S226道路以西、凤鸣大沟以东地块,占地面积约2989亩,总投资80亿元。
项目区位图
二、产业背景
1、国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金融危机以来,在寻求危机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美、德、日等国政府和相关专业人士纷纷提出通过发展智能制造来重振制造业。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月又出台“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通过加强研究和试验税收减免、扩大和优化政府投资、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以加快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2012年设立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并先后设立增材制造创新研究院和数字化制造与设计创新研究院。
德国通过政府、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和各州政府合作投资于数控机床、制造和工程自动化行业应用制造研究,于2013年正式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工业4.0”战略,巩固其制造业领先地位。日本提出通过加快发展协同式机器人、无人化工厂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据有关机构测算,智能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已从2010年的3000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万亿元。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在重点行业不断普及,离散型行业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业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全面普及,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大大提高。
然而,当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期,大部分企业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率低于10%。
3、江苏省智能制造业发展现状
江苏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和物联网发展高地,始终把智能制造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政府强力推动,企业积极实践,强化自主研发突破,大力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智能联网,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人力成本、资源能耗持续下降。
据统计,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中,一线生产人员平均减少20%,库存周转率提高20%,资源能源消耗降低8%,人均产值提高15%,江苏正在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代表智能制造的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2016年全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90.6%,服务器增长50.2%,智能手机增长30.2%,智能电视增长21.0%。
三、发展条件
1、区位优势
射阳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地处江苏沿海中部,东临黄海,西至淮安,北靠连云港,南至南通,位于中国大陆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东部起点,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上,射阳已全面融入上海2.5小时经济圈,县城距港口在盐城市沿海几个县份为最近,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同时射阳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储备县,土地面积在江苏省排名第四,连续10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前十强。
2、交通优势
江苏射阳经济开发区北接连云港,南靠上海,西承中西部,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已完全融入上海2.5小时经济圈,形成“公路、铁路、海运、空运、水运”一体化运输网络,客、货运直达港澳台、韩国、日本。
3、政策优势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为投资商办理立项可研、工商注册、银行开户、税务登记、规划、用地、建设、环评、安监、消防等各项手续提供绿色通道;项目筹建期间,提供临时办公场所;为企业派驻射阳的高管提供相应的生活便利政策;积极为企业协调与当地金融部门的关系,争取信贷支持;积极为企业申报各类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供便利,在争取上级部门各类政策性扶持、奖励资金等方面提供帮助。
4、资源优势
(1)土地资源优势
射阳县位于滨河湿润——半湿润海水侵渍盐碱区域,全县拥有109万亩滩涂、2090平方公里海域,分别占全省的1/8,滩涂面积7.3万公顷,并且每年还以500公顷的成陆速度向外淤长,通过滩涂置换的方式,具备规模以上的土地指标,拥有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连片的后备土地资源,能完全满足项目的用地需求。
(2)电力资源优势
目前盐城境内现有7大电厂,其中4个位于射阳县内,充沛的电力资源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提供充分的能源保障。
(3)网络资源优势
盐城担任江苏省大数据城市功能,现已连接上海、南京两大骨干网节点。2016年4月29日,盐城互联网国际业务专用通道获工信部评审通过,盐城市成为苏北首家申报、首家评审通过的城市。
5、产业基础
项目地以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八大投资创业园为载体,形成一区多园,优势互补,多产联动的格局。五大主导产业:江苏射阳经济开发区正在建设以机械电子、通用航空、轻纺服装、生物科技及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为特色的五大主导产业。八大投资载体:围绕五大产业建设的台资工业园、机电装备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轻纺服装产业园、生物科技及绿色食品产业园、航空科技城、新能源汽车及装备产业园、商品市场集聚区成为投资创业的主要载体。
四、发展定位
通过五大功能区(生产组装区、生活配套区、现代物流区、展示交易区、总部经济区)的设置及紧密配合,建立集智能化生产车间、智能化产品服务及生产、办公服务、展示交易服务、物流服务办公服务、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园区。
五、项目规划
(一)生产组装区
1、定位
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家居及硬件产品定制化的生产服务。
2、建设内容
生产组装区的建设内容主要为五个智能工厂。每个智能工厂的建设均采用先进的“六维智能理论”,从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过程协同、智能设备互联互通、智能生产资源管控、智能质量过程控制、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6个维度的“智能”打造中国特色的智能工厂。
生产组装区图
(二)总部经济区
1、定位
为智能家居及硬件企业、团队和个人提供一个总部运营的场所及环境。
2、建设内容
总部经济区采用花园聚落理念,以既合又离的条状建筑组团构成建筑带。建设内容包括总部经济区和标志性办公区,其中总部经济区为100栋独栋办公楼,均采用Loft形式打造,建筑面积为300000平方米;标志性办公楼的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
(三)展示交易区
1、定位
为智能工厂、智能家居及硬件企业或个人提供产品展示和交易的平台。
2、建设内容
展示交易区的设计是以壳结构建筑体为主,通过轻薄的异型建筑体,形成标志性公建区域。主要的建筑物是展示中心和交易中心,分为展示区和交易区,集中展示交易智能智造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其中,展示区的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交易区的建筑面积为150000平方米。
(四)生活配套区
1、定位
为智能制造园区内的工作人员提供餐饮、住宿、购物等生活及商业服务。
2、建设内容
生活配套区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居住区及其商业配套和酒店及其商业配套设施。其中,居住区的建筑面积为100000平方米;居住商业配套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包括购物、娱乐、餐饮和超市;酒店的建筑面积为40000平方米;酒店商业配套的面积为14000平方米,包括风情餐厅、咖啡饮品、红酒吧、银行、商务会议室、商务宴会厅、美容SPA和室内运动馆等。
(五)现代物流区
1、定位
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原材料和成品的仓储和运输等物流服务。
2、建设内容
现代物流区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分拣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和办公区。其中,分拣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00000平方米;仓储配送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00000平方米;办公区的面积为50000平方米。
六、招商策略
以企业为主,由地方政府协助,对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智能家居企业和创业团队进行招商,形成智能家居生产与研发产业集聚区。
七、运营管理
根据工业4.0及智能工厂的特征和要求,采用智能化、可视化的运营管理,充分实施机器代人战略,使项目做到无人化和高效化的运作,充分发挥智能机器设备的作用,与西门子等公司就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提供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负责园区智能工厂建设及日常运营。
扫一扫,加微信联系我们